1.数据话语权:国际传播的战略性竞争焦点/陆小华(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10)—1—6.
2.新闻聊天机器人:新闻生产的机遇与挑战/卢长春(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10)—7—11.
3.5G时代中国传媒产业的结构与重构/刘珊;黄升民(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;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5)—1—6.
4.意见领袖的跨圈层传播与“回音室效应”——基于深度学习文本分类及社会网络的分析的方法/汤景泰;陈秋怡(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博导;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5)—25—33.
5.知识问答社区答主形象对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——以微博问答为例/董开栋(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5)—144—148.
6.我国文化贸易数字化发展的正效应及推进方略/方英;吴雪纯(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;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11)—1—
7.智能传播时代社交机器人的兴起、挑战与反思/高山冰;汪婧(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、副教授,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研究员;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11)—8—18.
8.中国面临的第二道数字鸿沟:影响因素研究——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分析/刘淼;喻国明(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站博士后;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12)—1—8.
9.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: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短视频生产/田惟钢;温莫寒(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;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)
10.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:历史路径与迷思/韩飞;何苏六(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在站博士后;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,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12)—116—120.
11.论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——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/程明;程阳(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博士生导师;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9)—1—5.
12.超越媒体视域: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治传播学考察/王智丽;张涛甫(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在站博士后;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7)—1—6.
13.“精简精办”:中国电视频道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抉择/张国涛;李轩(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、博导,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;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7)—7—12.
14.场景 符号 权力:电商直播的视觉景观与价值反思/燕道成;李菲(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6)—124—129.
内容摘要:电商直播通过线下店铺场景的还原、社交场景的虚构、前后台景观的合并构建了光彩夺目的个性化消费景观;通过趋同与求异行为的身份区分,经济社会地位的身份区分建构起受众的身份认同,从而刺激起受众深层次的消费欲望。实质上,电商直播是一种隐藏着视觉权博弈、主体权争夺、受众权力分化的消费狂欢,是资本、主播、平台为谋取商业利润而进行的消费合谋。电商直播始于灌输观念、吸引受众,终于诱导消费、资本收编,隐含在直播场景众的审美偏向、无序消费、隐私泄露、技术控制等问题值得反思。
关键词 :电商直播;视觉场景;技术控制;价值反思
15.泛化与淡化: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嬗变/孔令顺;王明玉(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、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;上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6)—85—89.
16.经典动画电影重映成功的思考——以《龙猫》《千与千寻》为例/王贤波;周晓峰(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;南京传媒学院)//传媒观察.—2020,(6)—75—81.
17.移动短视频外交新闻叙事创新分析——以“康辉的VLOG”报道为例/孙慧英;范艺馨(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)//传媒观察.—2020,(6)—61—65.
18.论新媒介的形式与规则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/秦兴华(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美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、助理研究员)//现代传播.—2020,(8)—102—106.
19.论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的技术赋能与拟象结构/喻国明;耿晓梦(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;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)//上海交通大学学报.—2020,(3)—20—30.
20.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/彭兰(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)//上海交通大学学报.—2020,(3)—31—40.